生姜最常見的病害是姜腐爛病,主要的傳染途徑之一是土壤帶菌。所以,生姜的輪作換茬是關鍵的栽培技術之一。生姜不耐高溫強光,在花蔭狀態下生長良好,這為生姜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。
合理輪作能充分利用和培養地力,減少病害,提高單產。種植生姜,最好選用新茬地,前茬作物以蔥、蒜和豆茬為最好。其次是花生和胡蘿卜茬。凡種過茄子、辣椒等茄科作物并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,以及連作并已發病的地塊,均不宜種植生姜。北方各姜區主要有以下幾種輪作方式:
1、生姜、大蒜、玉米、小麥輪作
第一年立夏前后,在小麥田里套種生姜,秋季收獲生姜以后種大蒜。第二年春季在大蒜地里套種玉米,秋季玉米收獲以后種小麥。第三年春人冉在小麥地里套種生姜。
2、玉米、大蒜、生姜輪作
第一年春季種玉米,秋季玉米收獲以后種大蒜。第二年立夏前后在大蒜行間套種生姜,生姜收后冬季休閑。第三年春季再種玉米。
3、生美、菠菜、甘薯輪作
第一年春季種生姜,生姜收后種越冬菠菜。第二年春季菠菜收后種甘薯。甘薯收后冬季休閑。第三年春季再種生姜。
4生姜、菠菜、玉米、大蒜、白菜(或蘿卜)輪作
第一年春季種生姜,生姜收后種越冬菠菜。第二年春季菠菜收后種玉米,秋季玉米收后種大蒜。第三年芒種前后收大蒜。秋季種植大白菜或蘿卜。收后冬季休閑。第四年春季再種生姜。
5、生姜、青蒜輪作
第一年春季種生姜,收獲后地膜覆蓋種大蒜。第二年5月上中旬收獲青蒜后再種生姜。
6.生姜、大棚黃瓜輪作
第一年秋季在冬暖型大棚內種黃瓜。
第二年5月,黃瓜拉秧以后將塑料薄膜揭去種生姜。10月生姜收獲后再蓋上薄膜種黃瓜。根據南方各地姜農的經驗,栽培生姜,最好實行3-5年輪作。其輪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:
第一,生姜--油菜--水稻--蘿卜--蠶豆;
第二,生姜--小麥--水稻--綠肥;
第三,生姜--大麥--辣椒--油菜--水稻--蘿卜;
第四,生姜--綠肥--水稻--蠶豆;
第五,生姜--綠肥--黃豆--水稻--蘿卜;
第六,生姜--花生(或棉花)--甘蔗。
在上述輪作制度中,以生姜和油菜輪作效果最好,因油菜對土壤養分消耗利用較少,其落葉殘留在土中,能增加土壤有機質。因此,種過油菜的土壤比較肥沃。栽培生姜,則生長良好,產量較高。